第二章:“因践行善德而伟大”:优绩的道德简史天命论思维的影响作者在这一部分强调,在我们当今时代的优绩至上主义背后,有着神学辩论的深深烙印。新教的工作理论最后是自我作为战胜上帝恩典,自我掌控和自我实现的道德压倒对上帝的感激和谦卑。随着对上帝信仰的消退,对人类主观能动性的信心逐渐增强。我们越认为自己可以自我实现、自给自足,就越没理由对自己的成功感到愧疚或感恩。这一点在我读到时,使我回想起之前在和一位学习佛经的朋友的讨论中,我总是对于人类主观能动性给予充足的信任,又将一些问题归咎于自己的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足的发挥。读完这一章节回来看,主观能动性是否能够得到充分的发挥,在当下的社会,也确实不可避免地可以是一个人与生俱来的运气。我们总是强调过程,却选择性忽视条件,这不是理性而是残存的天命论信念。就像早期天赐神权一样,世俗的优绩至上体系也是通过道德的方式让幸运之人确认自己有权有这份好运而其他热就该承担自己的不幸,道德上让自己的成功反应自己的美德,让自己在别人看来是应得的。作者把这拿到天命论这来对比不难看出这本质上还是之前的天命,只不过之前是上帝给予人天命,而现在是用自己拥有得到这一切的美德来反映

笔记 · 01-17 · 116 人浏览
Theme Jasmine by Kent Liao